以广告主营销目标为导向,提供精准、全面的数据报表以及灵活便捷的数据分析操作,广告主可自由组合各种维度的查询,通过趋势图、柱状图、饼图等多种图形化或报表形式,及时、直观地掌握投放效果情况,辅助广告主优化决策,达到营销目标。
报表中心提供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数据粒度的查询,具体如下:
报表中心图形化展示暂不支持广告主自定义选择,不同查询条件由系统默认展示对应图形化样式。例如:
查询维度为“整体”,且不使用对比功能时,为饼图;使用对比功能时为柱状图。
其余查询维度下展示时间趋势图。
在广告列表页面直接点击需查询广告的操作“查看数据”,即可查看该条广告的效果数据和人群分析数据。
在报表中心-账户整体,数据粒度点击“创意”,可查看所有创意或指定创意的效果数据。
标的物报表已从广告管理迁移至报表中心,可在报表中心二级目录中点击“推广目标”查看。
1.当查询数据为全部或多个时,数据报表默认展示汇总数据,想要查看数据明细可直接在汇总数据区域点击整行。
2.在数据报表右上方点击“下载报表”可选择下载汇总报表或下载明细报表。
feed广告:以开始下载量为准
移动联盟:目前是下载完成量,但后续可能也会改成已开始下载量
PC端广告:点击进入应用加载,就算为安装量
由于到达限额后系统需要刷新一段时间广告才能下线,在刷新范围内广告依然可能会被点击,所以超过预算一部分是正常现象。至于超出预算多少金额取决于在刷新范围内产生多少次点击,没有具体范围。
当广告主的现金+虚拟广告费相加少于200元时,会出现该提示。
财务统计是不能看到每个应用的具体花费的,只能看到总的充值和扣费记录,其中扣费记录包括您的正常消耗和所申请的退款金额(如未申请过退款,则只显示消耗金额)。
财务记录的支出和推广报表花费可能出现的不一致问题:
推广报表花费的指标是估算值。推广报表中的花费根据曝光发生的时间进行估算统计,而财务记录中的支出根据实际扣费的时间进行统计。当两者存在差异的时候,请以财务记录中的支出数据为准。
LBS定向是指一个月内用户常去地,而不是当前所在地,所以会产生异地点击是正常情况。用户常在地是每月月底计算。
【地域人群分布报表的整体说明】
◆地理位置维度:和地理位置定向一样,现在人群分布的地域报表也支持区分“近期在”、“常住”、“旅行到”和“去过”4个维度。
◆若您的广告中使用了地理位置定向,并同时勾选了多个维度,由于不同维度之间定向逻辑是“或”的关系,有一部分人群可能重合,因此当您查看单一维度地域分布报表时,地理位置分布报表数据可能看到跨维度导致的区域差异,也有可能单一维度分布报表数据仅是广告分布报表数据的一部分。
◆人群分布报表里面的数据仅供地域分布参考,不要和广告层级的效果报表进行比较。有数据误差。
【地理位置维度详解】
不同的地理位置维度,可以理解为一个用户身上的不同标签维度。
同一个用户身上很可能会同时包含多个不同维度的地理标签,因为某一个用户可以常住在上海,当前也还在上海;但另一个用户也可能常住在上海,而当前在深圳(出差或者旅行)。
不同的地理位置标签维度的详细定义如下:
常住在这里的人:最近一个月居住在该区域的人。
近期在这里的人:当前或最近1~2天位置在该区域的人。
旅行到这里的人:旅游或出差来到该区域的人,并且近一个月常住地不在此。
去过这里的人:最近一个月去过这里的人。
【地理人群分布报表解读建议】
整体:建议报表查看维度,与广告选择维度一致。
●如果广告投放选择“常住”,那么建议报表分布也查看“常住”,这样更具有参考性。否则由于用户的流动性,维度不对应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区域分布差异。尤其是在春节、国庆等长假前后,该差异会更加明显。
常住在这里的人:
●部分用户,存在跨城通勤等情况,一个用户身上可能同时含有多个“常住”标签。
●由于一个用户身上可能同时含有多个“常住”标签,因此报表的加总曝光/点击数会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,导致最终占比总和超出100%,但您的广告曝光、点击不会被重复计算与扣费。
●同样由于一个用户身上可能同时含有多个“常住”标签,报表分布里会展示该用户所有的常住地,因此会有少量区域可能不是您主动投放的区域。这只是因为用户身上的额外标签被额外展示在分布报表里了,并不影响定向和扣费逻辑。投放时没有选择的区域是不会被定向到、被扣费的。
近期在这里的人:
●如果您没有在投放时选择“近期”维度,而报表查看“近期”维度,那么分布区域会和您的选择区域有差异。这是由于用户具有流动性,例如出差、旅行、返乡等情况下,用户的“近期”所在地与用户的“常住”所在地会有差异,在长假、春节等特殊时间点会更加明显。
旅行到这里的人:
●由于旅行用户占大盘中用户比例较小,因此如果您投放时选择的不是“旅行”维度,而报表查看的是”旅行”维度,可能在结果中看到较高占比的“未知”数据。
去过这里的人:
●用户过去一个月可能去过多个区域,因此一个用户身上可能同时含有多个“去过”标签。
●由于一个用户身上可能同时含有多个“去过”标签,因此报表的加总曝光/点击数会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,导致最终占比总和超出100%,但您的广告曝光、点击不会被重复计算与扣费。
●同样由于一个用户身上可能同时含有多个“去过”标签,报表分布里会展示该用户所有的去过地,因此会有少量区域可能不是您主动投放的区域。这只是因为用户身上的额外标签被额外展示在分布报表里了,并不影响定向和扣费逻辑。投放时没有选择的区域是不会被定向到、被扣费的。
●该维度的数据量比较多,分布需要抽样,因此地域分布数据与广告报表数据存在差异,仅作为地域分布参考,实际数据以广告报表数据为准。
【常见地域分布报表的解读示例】
为了方便您更便捷地理解和使用“人群分析”地域报表功能,以下将一些常见分布报表举例列出,便于您解读自己的数据分布。
示例1:
假设广告主对某广告A使用地理位置定向进行投放,并且地理位置定向选择了“深圳市”,并勾选“常住在这里的人”、“近期在这里的人”。
该广告A一共被3个用户看到,即带来3个实际曝光。用户画像详情如下:
如果广告主查看该广告A的人群分析报表,并选择地域分布为“常住在这里的人”维度,会看到以下城市分布数据:
如果广告主查看该广告的人群分析报表,并选择地域分布为“近期在这里的人”维度,会看到以下城市分布数据:
示例2:
假设广告主对某广告B使用地理位置定向进行投放,并且地理位置定向选择了“深圳市”,并勾选“常住在这里的人”、“去过这里的人”。
该广告B一共被3个用户看到,即带来3个实际曝光。用户画像详情如下:
如果广告主查看该广告B的人群分析报表,并选择地域分布为“常住在这里的人”维度,会看到以下城市分布数据:
如果广告主查看该广告的人群分析报表,并选择地域分布为“去过这里的人”维度,会看到以下城市分布数据:
该产品能力旨在帮助您根据业务需求选择转化广告的统计口径。您可以进入广告管理或报表中心,点击“指标口径”,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切换。目前支持的口径为转化回传或广告请求。
系统默认统计口径为广告请求,根据广告请求的时间显示转化数据;若您切换为转化回传口径,系统会根据转化上报的时间显示转化数据。
需要注意,每张报表的统计口径均相对独立,您可根据具体业务需求,对每一张报表进行独立设置。
在广告的全链条路径上,从广告请求到发生转化可能会有比较长的间隔时间。某一天请求的广告,可能间隔数日才发生转化,以下图为例,使用不同的口径,指标会记录到不同的日期。
•若选择广告请求口径,激活数据将记录在10月1日晚23:00
•若选择转化回传口径,激活数据将记录在10月2日0:35
对于回传的转化数据,两种口径会分别的处理方式,如下述举例:
请求口径和转化回传口径会有不同的数据表现,因此适用于不同的场景
•若选择广告请求口径,数据回溯,隔日成本可能变化,可以准确计算点击转化率。 适用于投放复盘场景,投放周期内转化数据可以完整统计。 如下图所示,计划A于10月1日23:59分展示的激活数是10,于3日展示的激活数是12。该数值的变化是由于广告在1号曝光后,在10月2日~3日发生了激活行为,数据回溯到对应计划内。
•若选择转化回传口径,转化数据不回溯,隔日成本不会变化 。适用于持续周期内实时优化场景,新增转化数据可全部展现在当天的数据上,示例如下图所示。
Q : 如果数据延迟会对转化回传口径上报会有什么影响?
A : 由于转化回传口径是按照数据上报时间进行统计的,延迟上报也会导致数据记录日期的延后,比如您10月1日发生的激活, 10月2日才上报给AMS,那么转化回传口径下该激活数据会记录在10月2日。
Q : 指标切换会作用于什么指标上?
A : 作用在所有指标上,包含展现、点击、消费等展示指标,及所有转化指标。
Q : 转化回传口径的数据支持什么时间的数据查询?
A : 转化回传口径的数据支持2019.9.10时间之后的数据查询。
Q:切换转化回传口径是否会对OCPA效果优化产生影响?
A : 不会对模型优化产生影响,但口径切换会导致您在报表上看到的成本变化,无论您选择使用哪种口径,我们都建议您拉长到3天时间来观察广告的成本达成率。
Q:转化回传口径下,为什么会出现有点击无曝光或者有转化无点击的情况?
A : 因为从广告从曝光到点击、转化是有时间间隔的,按照转化回传口径,报表按照数据接收的时间呈现,在广告暂停等情况下,点击或转化延迟发生就会出现有点击无曝光或有转化无点击的情况,这种现象是正常的。
Q:API广告主如何使用?
A:在使用广告数据洞察 (Ad Insights) 相关接口时,可通过time_line参数实现该功能。具体接口介绍请参考:https://developers.e.qq.com/docs/apilist/insights/ad_insights?version=1.1#a1
请求参数示例: